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人事动态

我校加强博士后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 2014-03-11   点击数:次   作者:admin   

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我校加强博士后工作纪实
 

  早在1991年,我校就正式建立并实施了博士后制度。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博士后培养取得显著成效,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

  提高待遇  吸引优秀博士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我校博士后工作最初由研究生院负责,2010年开始由人事处负责。学校博士后招收分为普通博士后和企业博士后两类。普通博士后是指根据学校科研工作需要计划招收的博士后,其费用由学校和合作导师共同承担,招收对象主要是国内外优秀的统招统分博士毕业生。企业博士后是指我校流动站和设有工作站的企业联合招收的博士后,其费用由企业承担。目前,我校现已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10人。

  为扩大博士后招收规模,吸引国内外优秀博士毕业生来校工作,更好地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我校结合实际,改革博士后管理体制,专门修订实施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后管理暂行规定》,将普通博士后薪酬从原来的4000元∕月提高至5500元∕月,其中学校承担3500元/月,合作导师承担不低于2000元/月。延期出站者在延期期间学校承担2500元/月,合作导师承担不低于2500元 /月。企业博士后薪酬按照不低于5500元/月的标准执行,费用由设站企业承担。

  为解决博士后的后顾之忧,方便博士后的工作和生活,学校为普通博士后提供优厚的住房和医疗待遇,并推荐博士后随调家属安排校内临时工作,对暂时无法安排的随调家属,学校为其提供400元/月的生活费补助。

  贴心的政策吸引了中科院、浙江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农大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秀博士生来校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仅2013年一年博士后进站52人。

  开通晋升职称、留校工作渠道  解决博士后后顾之忧

  为了鼓励博士后开展好科学研究,学校规定全脱产博士后人员进站一年后可以申请参加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并对博士后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单列指标。对在站期间表现优异的博士后,出站后可选择推荐补充到学校教学科研队伍中。韩立荣博士后就是其中一位。

  韩立荣于2010年6月获得我校农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进入我校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一直从事植物病原微生物及微生物源农药相关研究。在站期间,依托我校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开展了《放线菌ZX01新种鉴定及其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研究》,申请并获取发明专利1件。在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利用中心科研平台和研究生人力资源组建了相关科研课题小组,并积极参与农药学科点的科研课题材料撰写和申报工作。先后获得了中国博士后第五十批面上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的资助,并以主要参加人参与了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等10余项课题的科学研究工作。目前于国内外各类期刊公开发表科技论文15篇,其中6篇被SCI期刊收录。与导师合作参编《生物农药概览》专著一部,参与编写“微生物源农药”章节。由于表现优秀,韩立荣在站期间晋升为副研究员,出站后被选择留校工作,现为植物保护学院教师。

  韩立荣说,博士后阶段是没有干扰、踏踏实实搞科研的黄金阶段,博士后期间的研究工作可以为以后的科研确定研究方向,她很高兴在站期间晋升副研究员,也很荣幸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一员。

  完善奖励    鼓励博士后开展创新型研究

  为了鼓励博士后开展创新型研究,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多出成果,学校实施了博士后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奖励制度,对在站博士后获得的科研成果可享受与学校在职职工同等的科研成果奖励。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各项奖励、资助政策。此举极大提高了博士后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马娜2012年6月获我校农学博士学位后进入我校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并加入花保祯教授带领的长翅目系统学团队,从事昆虫系统学相关研究。在站期间,马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影响因子累积7.6,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一等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陕西省博士后科研项目,同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科技部基础专项科研项目1项。由于在站期间科研成果突出,2013年马娜获得各种科研成果奖励十余万元,马娜表示,感谢学校的好政策,成绩的取得既是对自己辛勤科研的肯定,也是对自己进一步搞好科研工作的鞭策。目前,马娜正在准备申报副研究员职务。

  为加强博士后工作,鼓励博士后招收,2013年,陕西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联合出台了《陕西省博士后项目和资助资金管理暂行规定》,共设立9项针对博士后、流动站的资助项目,目前已开展三项,分别为《2013年陕西省博士后科研项目配套资助》、《2013年陕西省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2013年陕西省博士后生活补贴》。学校经过推荐、争取,共有12名博士后获得陕西省博士后科研项目配套资助,9名博士后获得陕西省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14名博士后获得陕西省博士后生活补贴。

  促进交流   教学与科研相长

  开展科学研究,思想的交流、学科的交叉十分重要。为此,学校规定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在获得博士学位所属一级学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同时,积极鼓励在职人员进入学校的流动站开展科学研究。

  朱杰于2010年6月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联合培养生物物理学专业博士学位及“陕西省优秀毕业生”称号。2010年9月至今先后两度在我校兽医学流动站、畜牧学流动站从事博士后合作研究。

  从物理学跨到兽医学、畜牧学搞科研,难度可想而知,想出成果并非易事。然而,也正是这种学科间的交叉,再加上他本人辛勤的付出。在站期间,朱杰科研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朱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资助共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发表论文被SCI、EI收录4篇,ISTP收录2篇,CSCD收录1篇。独撰专著已入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首批“博士后文丛”资助计划,将在科学出版社出版。担任《Advances in Biomechanics & Applications》等6种期刊编委;《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等12种SCI、EI期刊审稿人,参加国际、国内会议5次,口头报告3次。

  科研工作的经历也有力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他主持省级、校级教改项目3项,主持获评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第二名序参与获评校级和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共2项。第一作者在《中国农业教育》等杂志发表B类教改期刊论文5篇。不仅掌握了教学的基本技巧,教学教改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2013年朱杰顺利通过了副教授职称、硕士生导师资格的评定。

  学校在站博士后人数多了后,为了促进在站博士后之间的交流,活跃博士后文化生活,学校筹划成立了首届博士后联谊会,朱杰被推选为首届博士后联谊会理事长。接受记者采访时,无论是朱杰,还是马娜、韩立荣,都异口同声强调了交流的重要性。有时候别人无意中的一句话就可以激发起一个新的思路、想法,联谊会给大家创造了这样的平台和条件。

  采访最后,人事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会继续改革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创新管理,加大博士后招收,加强科研工作队伍,为博士后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优质服务,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科研工作水平,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作出贡献。